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这里施工苦不苦?隧道里面看瀑布!

所在地区: 贵州-贵阳-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3日
建设快讯正文
这里施工苦不苦?隧道里面看瀑布!

字体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3日 11:24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频开始 视频结束 视频开始 视频结束

这是一条穿越高压富水段的隧道,地处武陵山山脉向大娄山山脉过渡的斜坡地带,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这是一条修了近6年的隧道,相比一般公路隧道,建设者付出了两倍时间,更付出了数倍心血。

这是由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路桥集团)承建的德江隧道,全长5.5公里,是贵州省内已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它是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简称德务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

近日,随着德务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德江隧道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缩短了德江至务川、重庆及武陵山片区城市的空间距离,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自2016年8月德江隧道正式动工以来,贵州路桥集团的建设者克服了复杂、恶劣的水文地质条件,战胜了突泥、涌水、坍塌等一系列挑战,用智慧与汗水为黔东北地区打通了天堑。

图片附件

德务高速公路。

01

以堵为主 智斗涌水

汽车驶进德江隧道,洞内明亮干净,行车平稳舒适。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涌水严重,如水帘洞般。

时光回溯到2017年12月22日,当时,德江隧道全线施工已顺利过半,正当建设者高歌猛进之时,隧道左洞出口端超前钻探钻孔突发涌水。“那是隧道第一次发生高压涌水事件,涌水喷出了10多米远,操纵凿岩台车钻孔的驾驶员全身都是泥浆,我们立即进行了初步封堵。”德务高速公路2标项目经理部(简称项目部)总工程师靳俊奇说。

事实上,早在前期勘察设计阶段,贵州路桥集团及项目部人员就了解了德江隧道的建设难题。隧道有1050米穿越石朝向斜汇水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汇聚明显,汇水面积达29.6平方公里。“由于向斜构造储水作用和底部泥岩对地下水的阻隔作用,隧道上方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闹水岩地下暗河系统,水头高达210米。”靳俊奇将手中的材料卷成凹面比划道。

险情并未结束。2018年1月21日,左洞涌水突然增大,由于隧道为下坡施工,涌水不能自由排至洞外,水面一度上涨至二衬施工位置;2018年3月3日,右洞YK10+401掌子面在超前钻孔时突发高压涌水,短短30分钟由掌子面淹没至仰拱附近……据介绍,德江隧道开挖过程中最大涌水量达每小时14920立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游泳池;最高涌水压强达2.1兆帕,相当于210吨的重物压在1平方米的地面上。

“常规的隧道涌水处置是‘以排为主’,但德江隧道的涌水点到出口约有50米高差,排水距离约有2公里。”靳俊奇表示,如果采用排水方案不仅实施起来十分困难,还会使附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量大大减少,村民的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会使山上植被缺水,可能造成荒漠化。”

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担当。为攻克涌水难题,贵州路桥集团围绕德江隧道建设的排水堵水、风险规避、施工工艺、品质提升等,多次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从协调德务高速各参建单位召开德江隧道施工安全质量交流会到开展水文地质研讨会,再到组织各参建单位实地考察施工现场……最终,贵州路桥集团确定了“以堵为主、堵截结合、抽排为辅”的工作思路,并按照会议讨论方案,开展紧张而有序的“超前探孔—高压注浆—探孔检测—开挖支护”循环施工,德江隧道涌水处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02

动态管理 力排险情

如果说确立“以堵为主、堵截结合、抽排为辅”的工作思路是处置涌水的“前奏”,那么探索并运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方案”“超前钻孔高压注浆法”“水位抬升注浆加固法”等工艺工法则是项目部治水的“重头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每一个时段、每一道工序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不断总结与商讨,形成更有利于施工的手段,再落实到实际建设中。”贵州路桥集团第一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方永桥表示,面对重重挑战,在贵州路桥集团的带领下,项目部积极进行动态调整与动态跟进,为施工组织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对全断面帷幕注浆工艺进行优化,局部段落改进为长距离超前钻孔高压注浆施工工法。“针对富水段施工时,我们有意识地将钻孔布置成注浆孔的样子,超前钻孔完成后,再利用钻孔进行注浆。”靳俊奇告诉记者,这一工法集超前钻孔、高压注浆、围岩固结为一体,相比于常规帷幕注浆,通过调整钻孔布置方式、提高注浆压力,节省了钻孔数量,增加了超前钻孔及注浆封堵的距离,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

图片附件

德江隧道左洞涌水。

在德江隧道左洞贯通段ZK9+935-ZK9+951段,存在大型裂隙、溶腔、大量渗涌水。对此,项目创新采取水位抬升注浆加固技术,在二衬施工前,在该段预先埋设高位引水管,再关闭预留泄水管,使初支上方空腔被水填充至高位引水管进口,由高位引水管引出,利用原有泄水管逐层回灌水泥浆,以此抬升水位,使初支上方形成5米至6米高的水泥石保护层,大大增加了该段隧道的稳定性。

此外,针对泥质充填较多的较大裂隙、溶腔,直接注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项目部创新采用高压风水置换技术,在注浆前先钻孔至泥沙充填处,以2至4个孔为一组,通过高压风水冲击到泥砂层处的搅拌作用,带动泥沙从排水孔冲出,等到出水变清后再进行浆液回灌。

“实际上,高压风水置换技术以前主要应用于水电工程领域,在公路领域很少使用。我们在参观水电站施工时,发现工作人员用这一方法加固坝底,就想到也可以应用于我们对泥质充填较多的较大裂隙、溶腔进行注浆固结加强。”靳俊奇说。

创新巧思在德江隧道的建设中还有很多:为解决大涌点水压高、流速快及封堵注浆难等问题,通过钻孔将膜袋送至指定位置,再向袋内注浆,提高了水泥结石的强度,缩短固结时间;针对成型隧道外充水裂隙、溶腔,创新采取高位引水管、低位引水管、引水纵向管道、引水管检查阀、检查孔等措施;为确保钻孔人员安全,研制高压钻进保护罩对从管中涌出的水、泥沙及注浆漏浆进行导向,降低了高压涌水喷射伤害风险……通过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德江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以保证,建设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图片附件

德江隧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险象环生的涌水处置,见证了建设者的技术实力,也为隧道建设积累了珍贵的施工经验。以德江隧道为依托开展的“岩溶区向斜段公路隧道高压涌水堵水关键技术研究”已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立项,目前依托德江隧道高压涌水处置技术已形成了公路工法1项、企业级工法4项、论文15篇、专利10项。

隧道已贯通,但贵州路桥建设者的脚步没有停歇。未来,贵州路桥集团将继续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努力将交通强国蓝图变为灿烂现实,为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建设贡献磅礴力量。

建设者故事

方永桥:扎根一线 管理有方

“平时很难在办公室见到方总,他不在工地,就在去工地的路上。”“我们方总很随和,兄弟们心里有什么事,都会跟他说。”众人口中的方总,是贵州路桥集团第一分公司总经理方永桥。

早上8时30分,距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方永桥来到单位食堂,不到10分钟,他便吃完早饭,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我8点左右到公司,因为昨天从项目赶回来太晚了,所以今天来迟了点。”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和保障服务促进中心工作,方永桥作为党总支书记始终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锤炼、感情在一线培养,全力打造“交建先锋·红星在一线”党建品牌,确保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并积极促进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得知德江隧道突发涌水,方永桥立即乘车3个多小时赶到现场,与现场人员一同出谋划策。“不管多晚,只要项目有需要,方总都会立马赶往现场,有时晚上十一点钟出发,到现场都凌晨一两点了。”司机朱师傅见证了方永桥无数个奔波的日夜。一年里,方永桥到项目上工作的时间超过200天,哪里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图片附件

方永桥(右一)在项目一线督查隧道施工安全。

在项目现场,方永桥有个小习惯——晚上十一二点时到工地转转。“这段时间是管理相对薄弱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方永桥还记得,有一次他半夜来到工地,看到混凝土罐车停在路边,他在远处观察了十几分钟,罐车依然不动,走近一看,发现驾驶员在里面睡着了。“当时我没批评他,让他开走了,后来这种现象几乎没有再出现了。”方永桥说。

作为贵州路桥集团第一分公司总经理,方永桥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合理布局,使分公司工作全面协调发展。2017年,分公司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和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授予的“2015—2017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分公司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9年,分公司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0年,分公司获贵州省文明办“2018—2020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获贵州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4年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方永桥进入贵州路桥集团工作,从项目技术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贵州路桥集团第一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岗位,进工地、上桥梁、钻隧道、爬陡崖,十几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基层工作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务实精神和执着追求。

采访结束,记者在方永桥的办公室注意到,在他座位后的墙上,“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他十分认可的一句话。“做事一定要勤恳、认真、低调。”他说,“做人也是一样!”

靳俊奇:勇担重任 不畏挑战

“现在是2021年10月27日零点,我正站在德江隧道的进口……”靳俊奇还记得,通车当晚第一辆驶入德江隧道的是一辆黑色小轿车。那天晚上,他在德江隧道进口旁站了足足40分钟,由于心情紧张激动,拍摄了十几次通车小视频才最终成功。“看到隧道终于通车了,我特别欣慰,之前的挫折艰难都烟消云散了。”

2015年12月,靳俊奇被贵州路桥集团任命为德务二标项目部总工程师,这也是他第一次担此重任。了解到德江隧道的建设难度后,靳俊奇十分忐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但很快他将担忧化为动力,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期间,他一边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一边查阅国内相似高难隧道项目的案例,经过反复修改优化,最终确定了初步施工方案,为2016年8月正式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附件

靳俊奇(中)在德江隧道施工现场处置涌水。

6年来,在靳俊奇及项目部的带领下,德务二标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责任事故,但艰难与险情无处不在。2018年1月,他带领注浆队伍到现场考察,当时遇到凝冻天气,便道路面又陡又滑,他们便将稻草绑在鞋底,2公里左右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德江隧道右洞贯通伊始,他在探查淤积情况时,一脚陷进齐腰深的淤泥里,幸亏被旁边的技术员及时拉住;一次查看泥岩层稳定性时,几块石头突然从隧道顶部掉落,其中一小块砸中了他的胳膊,到现在还留着疤……

“2021年12月2日,在德江隧道右洞进口外,中排沟排水口里的水流量不大,估算有1000立方米……”靳俊奇带领记者现场介绍项目时,随手用手机拍摄了中排沟的水流情况,并在录视频时配以解说。事实上,驻守在项目部期间,他几乎每天早上、下午都到施工现场巡查,只要在现场,他都会随手用手机记录下隧道施工情况,回到办公室后再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便于之后进行总结。如今,他保存的图片、视频已超过500千兆,随便展示一张照片,他都能立刻说出当时的时间与大致情况。

对于施工技术,靳俊奇侃侃而谈,而接到小女儿的电话时,他的声音则格外温柔。“刚接到德江隧道的建设任务时,女儿还不到两岁,现在都上2年级了。”谈及家人,靳俊奇脸上洋溢着笑容,6年来,他常驻在德江县,每当到贵阳开会时才能顺便回家看看,最长时间近两个月没有回家,现在隧道通车了,他打算下次回老家时,开车带家人绕道到德江隧道看看。

图片附件

德江隧道左洞涌水。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这是靳俊奇电脑桌面上的一句话。每当遇到难题与挫折,他都会用这句话为自己加油打气。从2008年大学毕业进入贵州路桥集团工作,13年来,靳俊奇历任试验员、试验室负责人、分公司安质科科长、工程管理科科长、项目总工程师等职务,先后参与了6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用辛勤和汗水铸就了一连串的辉煌。

“希望以后能参与特大桥建设,那很有挑战性。”谈及未来,靳俊奇眼中仿佛闪过一道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