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龙陵石斛的前世今生未来

所在地区: 云南-保山-龙陵县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5日
建设快讯正文

龙陵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延的高黎贡山山系,被怒江和龙川江所环抱,98%是山地,县内最高海拔3001.6米,最低海拔535米,森林覆盖率达73.62%,年均气温16.4摄氏度, 年均降雨量1699.2毫米,相对湿度84%,素有“滇西雨屏”之称。全境山峦四面回抱,遍山林木葱蔚,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孕育出的龙陵紫皮石斛具有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内在品质上乘、口感极佳的特性,聚保健养生、治疗疾病于一体的上等佳品。我国有石斛品种78种,云南有46种,龙陵有42种,占全国分布品种的54%,龙陵野生石斛资源富集、分布广泛,其中分布最广、价值最高、品质最好的是紫皮石斛 ( 齿瓣石斛 )。当地人称龙陵紫皮石斛为“黄草”“紫草”“紫皮兰”“救命仙草”“吊兰花”等。

龙陵石斛的前世

——野生石斛分布广泛。《龙陵县林业志》记载:“龙陵县森林特产资源丰富,林副产品繁多,草本植物多见金发草、野古草、野生紫皮石斛、粽叶竹……”“龙陵县属典型的立体气候类型,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着多种石斛品种,从怒江低热河谷区到冷凉山区均适宜石斛生长。”目前,全县野生石斛原生境分布区达19.7万亩。

——石斛药用历史悠久。康熙《永昌府志》(1702年)记载,在卷十“物产”中,“花属”中有“石斛”;同时“药属”中也有“石斛”;尤其注明以上“各属诸物皆郡县同有,其为各处既独产者另注于下,以别之”。由康熙《永昌府志》在“花属”“药属”的同时收载推断,在清代早期,保山地区(含龙陵)本地石斛的药用已经开始推广。乾隆《永昌府志》(1785年),在卷二十三“物产”中注明,“永昌府,郡、厅、州、县同”,龙陵县时为“龙陵厅”。但此时仅在“药属”中收载有“石斛”,而“花属”中已经不见收载,表明到了乾隆后期,石斛在当地已经主要以药用为主了。《龙陵县志》(1917年)将石斛列为“物产”,记入“药属”,为药属“山草、芳草、毒草、杂草”四类中“杂草”的29种之一。《龙陵县志》(2000年)记载:“龙陵县1985年普查共有药用植物378种,常用中草药168种”,龙陵紫皮石斛是其中之一,龙陵民间历代都将龙陵紫皮石斛作为中草药运用。综上历代《永昌府志》《龙陵县志》可知,石斛在龙陵的药用历史在300年以上,有广泛的民间应用基础。由于龙陵的野生石斛资源丰富,种类较多,《永昌府志》《龙陵县志》药属中记载的“石斛”虽不特指龙陵紫皮石斛,但紫皮石斛作为龙陵民间习用的最主要品种,应在“石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石斛经济价值凸显早。据《龙陵供销社志》记载:1952年龙陵供销社成立,1953年开始收购“黄草”,不分品种、新老条混收,价格为0.8元/公斤(干草),主要供应国内的一些医药公司。《龙陵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大宗产品有黄草(石斛),1963年收购标准价0.8元、1965年收购标准价1.5元。《收购主要品种数量统计表》记载1952年—1973年每年都有石斛收购统计数据,21年共收购石斛57345公斤;1986年—1993年《收购主要品种数量统计表》记载8年共收购紫皮石斛干草66372公斤。龙陵县商业局《请示中药材三类物资要求上调的报告》﹝(1966)商业字第46号﹞安排全县收购三类药材中细黄草820市斤、粗黄草900市斤。龙陵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文件《最高指示》﹝龙革生产(1970)14号﹞收购任务安排红旗、红卫、东方红、前进等八个购销点收购粗细黄草550公斤。1980年浙江客商到龙陵考察野生石斛资源,1981年开始有少数浙江客商到龙陵收购野生石斛鲜条(当时主要收购的品种为紫皮石斛),每斤价格0.5元。

龙陵石斛的今生

——组织保障有力度。龙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人工种植石斛。2000年以来,龙陵县委、县政府把石斛产业做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石斛产业作为农业“422”工程中的一项亿元产业来培植,成立了龙陵县石斛研究所、龙陵石斛协会,组建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等,制定出台了石斛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产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使全县石斛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2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五年的时间将龙陵石斛产业打造成为百亿元产业,龙陵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8月制定印发了《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意见(2021—2025年)》,明确了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了全县未来五年石斛产业发展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进一步加大对石斛种植基地、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截至2022年底,全县注册石斛企业147家,培育石斛产业规上企业8家(含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成立石斛专业合作社26个(含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8个),全县10个乡镇81个村(社区)1.6万户、6.5万人从事石斛产业,占全县总人口的21.25%;2022年预计实现产值58.5亿元。

—— 产业覆盖有广度 。据历史记载,1912年龙陵开始人工种植石斛等中草药。1986年龙陵县河头供销社支持河头村民饶万保仿野生种植紫皮石斛200亩,后来龙山镇河头村、尹兆场村、核桃坪村部分村民把野生紫皮石斛老草放养在自然森林树上放养。90年代起,尹兆场村村民开始移活树种植,用杉木树横放种养紫皮石斛取得成功;2001年杨宏智成立生物资源开发公司,开始石斛组培苗技术的开发;2003年段兴恩创建“龙陵县天然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开创了龙陵人工集约化连片种植紫皮石斛的先例,集约化、规范化种植广泛推广,石斛人工种植范围从龙山镇河头村发展到县城再扩展到全县10个乡镇,先后创造了集约化自然林放养栽培、移活树栽培、独横木栽培、槽式栽培、床式栽培等五种模式。截至2022年末,全县石斛种植户1.5万户,种植面积达39000亩,其中仿野生种植6000亩,集约化种植33000亩,其中紫皮石斛36000亩,占全县石斛面积的92.3%。

——产业基础有厚度。编写了《龙陵紫皮石斛种植技术》《龙陵县紫皮石斛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和《石斛栽培实用技术》等培训教材,其中《石斛栽培实用技术》已成为全省紫皮石斛种植的技术指导丛书。近10年来,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全县累计培训石斛种植、加工等技术人员10.1万人次,其中14261人获得《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书》,是全国唯一对枫斗加工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并颁发证书的县。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17个石斛枫斗加工厂,建设枫斗标准生产车间1.8万平方米、保鲜库2250立方米及其他设施设备150(套)台,覆盖全县脱贫户1499户5426人,可直接带动10000余人通过石斛枫斗加工实现就近就业,可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浙江、安徽等传统枫斗加工区60%的石斛鲜条已回流至龙陵加工,龙陵已成为全国石斛枫斗加工第一县,能带动1.5万人就近就地加工石斛枫斗,可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科研研究有深度。成立龙陵石斛研究所,建成朱有勇院士科技服务站和李凡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加快推进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紫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龙陵紫皮石斛》《云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紫皮石斛》《云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紫皮石斛切片、干条》《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皮石斛》。紫皮石斛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药食两用”准入的石斛种类。共实施龙陵紫皮石斛林下近野生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紫皮石斛林下有机种植技术服务(2014NG003FW02)、龙陵石斛有机栽培研究等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认证专利43项。共选育出“龙紫1号”“龙紫2号”“龙紫3号”等9个新品种、10个优良品种,并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明显。

——品牌打造有亮度。在2017年全国创建示范区建设暨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上,龙陵石斛品牌以价值75.15亿元、潜在价值261.26亿元,荣登当年全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龙陵紫皮石斛”在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入选当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前100名,排名75名。目前,全县注册了品斛、极斛、古箐宝、元斛、打虎坡等企业品牌,开发原液、冻干粉、保健品等30个系列100多个产品,申报精片、石斛酒等16个龙陵石斛“健字号”产品(已获批4个),石斛产品获得药品GMP证书1个,30个保健饮片率先列入《云南省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上海市医保目录》等。先后获得“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云药之乡”“中国滋养文化示范基地”“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度云南省‘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石斛)特色县”等称号。成功举办第五届、第十届中国(龙陵)石斛产业发展论坛。

——全产业链有活度。龙陵石斛种植、加工、流通、餐饮、康养、观赏等产业链不断拓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向好,产业链功能布局合理。组织推动上,走好“政府+协会+组织”基础路;资金扶持上,走稳“财政+金融+项目”精准路;质量管控上,走实“质量+品牌+市场”创新路;延长产业链上,走顺“研发+培训+标准”长效路;三产融合上,走出“石斛+N”的健康路。

龙陵石斛的未来

未来,龙陵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目标,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发展理念,以“五个中心”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

——夯实基础,聚力打造全国石斛产量中心。围绕良种化推广、标准化种植、基地化管理,提高单产和效益,确保良种使用率在90%以上,全力打造省级示范基地5个、市级示范基地10个、县级示范基地20个,基地化率达80%以上。至2025年,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50000亩,鲜条产量15000吨,实现农业产值30亿元。

——统一标准,聚力打造全国石斛加工中心。依托17个石斛标准化加工厂及5万名石斛枫斗加工人员,全面规范石斛枫斗加工,将龙陵打造成全国石斛枫斗加工集散地;在石斛精深加工方面逐步培育石斛龙头企业2至3家,重点在日化品、保健品和食品上下功夫,注重标准化体系建设。至2025年,实现枫斗加工、精深加工产值40亿元。

——筑巢引凤,聚力打造全国石斛交易中心。目前,全县有两个初级石斛交易市场,正在建设中国·龙陵石斛交易中心。中国·龙陵石斛交易中心占地7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以石斛鲜条、枫斗交易市场为主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以石斛产品展示、展销、体验、文化、交易为一体的石斛综合体;三期建设以石斛观光园、石斛花卉示范园、石斛科普示范园为主体的石斛庄园。目前,二期、三期已完成征地、供地工作。

——政府搭台,聚力打造全国石斛质量中心。严隔执行石斛种植申请、用药施肥备案度,严守石斛质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执行石斛鲜条采摘和市流通产品100%检测合格证制度。全力推动石斛产业区块链溯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石斛生产“标准执行红黑榜”制度,做到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有规可依、有据可循。

——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全国石斛研学中心。完成龙陵石斛省级种质资源库申报工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同全省、全国有关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建立专家、院士工作站、高校实训基地,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及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研发中心。

摘自《第十二届中国(龙陵)石斛产业发展论坛》会刊

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www.longling.gov.cn/info/5634/3769419.htm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