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南京交通高质量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全面赋能城市经济发展和枢纽能级提升

所在地区: 江苏-南京-秦淮区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6日
建设快讯正文

?

图片附件

【编者按】

飞虹潜龙展英姿,过江通道起宏图。

车流喧嚣人如潮,两岸融云天际消。

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这座“争气桥”不仅成为新中国崛起的精神象征,更开启了我国自主建设大型桥梁的新时代。

过江通道是拥江发展的支撑和先导,近年来,南京交通持续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全力支撑跨江融合发展,谋划并推动了包括过江通道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一条条穿越长江的“璀璨纽带”正在将南京的江南和江北联系得愈加紧密:放眼全省,南京的过江通道最为密集,建设平均速度由原来三十年建成一处,提速为五年建成一处,再到现在几乎每两年建成通车一处……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过江通道11处(13条),在建5条。

从“秦淮河时代”到奔赴“扬子江时代”——

跨江融合发展提速,过江通道建设加速

从偏重江南的“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过江通道建设始终是南京城市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1997年全市第二座跨江桥梁——八卦洲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开工建设,2001年3月建成通车,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30多年后,迎来的第二座过江通道。当时的交通部如是评价:“二桥的工程质量和建设管理代表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水平,在我国桥梁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是全国交通行业的光荣和骄傲。”

2005年10月,大胜关长江大桥(长江三桥)建成通车,它不仅是当时国内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

2010年5月,江苏省内首条道路长江隧道——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建成通车,这是南京第一个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过江隧道,穿越长江的左右线盾构隧道的总长度为6042米,是当时超大型盾构过江隧道中,最为复杂的工程。建成时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2010年之后,南京加快拥江发展,持续建成一批世界级桥隧。

2011年5月,大胜关铁路跨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大桥,也是当时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该工程荣获鲁班奖、乔治·理查德森大奖、詹天佑奖等国内、国际桥梁界最高奖项。2012年12月,栖霞山长江大桥(长江四桥)建成通车。它是国内首座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418米,当时在同类桥型中名列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当时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

2014年7月,地铁10号线一期(含过江段)建成通车,这是南京首条地铁过江线,从逛完河西绿博园到江北虹悦城吃个饭,只需要15分钟,“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多方便,当时正因为这条地铁通车,我才下定决心在浦口买房。”市民王女士说。9个月后的2015年4月,地铁3号线过江通道也建成通车。2017年12月,地铁S3号线过江段建成通车,这条线路通过行驶大胜关长江大桥专用过江通道跨越长江,是国内唯一一条在跨江大桥上与高铁并行的地铁线路。

2016年1月,定淮门长江隧道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同类隧道中规模最大、长度最长、地质最复杂、水压最高的隧道,被誉为“江底70米深处的世界级工程”。2020年12月,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长江五桥)建成通车。它不仅是世界首座轻型钢混组合结构索塔斜拉桥,也是目前国内工厂化、装配化程度最高的特大跨径斜拉桥。

在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南京还是“五桥一隧”的过江通道格局,江心洲长江大桥曾经是这版规划中,南京的“最后一桥”。但随着2020年国家发改委关于《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印发及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南京市域范围内共规划25处28条过江通道,超过江苏全省规划通道数的一半。

2022年12月,燕子矶长江隧道建成通车,作为南京“两高两快”快速路网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建成通车后,它与上坝夹江大桥、江心洲长江大桥共同完成南京城市公路环线的闭合。

除了已经建成的这11处(13条)过江通道,目前,南京还有建宁路长江隧道、新生圩长江大桥(仙新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线正在建设中。其中,建宁路长江隧道已于去年12月20日实现双线贯通,新生圩长江大桥已经合龙,正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龙潭过江通道有望在下月完成桥面钢箱梁吊装施工,这3条过江通道有望在今年底具备部分通车条件。

持续攻坚克难、创新桥隧建造工艺——

建设技术水平领先,诞生多个城市地标

一座座世界级桥隧成功“跨越天堑”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它凝聚着交通人和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一路走来,交通人砥砺深耕,笃行致远。他们持续攻坚克难、创新桥隧建造工艺,为南京建设世界一流的桥隧,还打造了多个城市地标,持续为南京的高质量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2018年底,效力50年的南京长江大桥“重修返岗”后,就获得了国际桥梁大会(IBC)“铁路桥奖”,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得该奖项。

除了入选语文教材封面的南京长江大桥,江心洲长江大桥也是国内外桥梁建造的典范。它是世界首座轻型钢混结构斜拉桥,在建设中,桥面使用新型材料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优化了桥面板厚度,降低了组合梁自重,既预防了桥面板钢材料疲劳开裂的难题,又解决了沥青的材料缺陷,结构强度提高为传统材料的5倍,而成本则为传统材料的一半。大桥建设期间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建养全过程信息管理平台,让施工组织、开工报告、工序报验到工程验收全过程资料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了工程程序管理效率;研发了基于“BIM+物联网技术”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与工程品质,获得中国公路学会2020年度“交通BIM工程创新奖”特等奖。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建设期间的研究成果“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关键技术”增强了桥梁耐久性,降低了建设成本,获得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021年,江心洲长江大桥还入选了南京十大新地标。2022年,江心洲长江大桥还获得国际桥梁协会“杰出桥梁结构奖”、《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2022年全球最佳项目奖”、202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工程创新特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2022年底通车的燕子矶长江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江底各种险情,盾构施工经过的区域地质异常复杂,为了顺利建设,南京把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的“院士天团”请到施工现场,商讨攻坚克难的办法。在掘进历程中,更是览尽“江底地质博物馆”。隧道在盾构期间还穿越了幕府山岩溶区,这也是国内首例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岩溶区。

正在建设的建宁路长江隧道是距南京长江大桥最近的过江隧道,“盾构隧道穿越江南大堤处紧邻长江深槽,不仅水深、坡陡,地质也软弱,为国内长江段盾构首例,当时并无任何经验可借鉴,施工风险极高。”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建设者们在风险极高的断层破碎带盾构期间,与之“缠斗”了165个日夜。“创新”号盾构机先后更换刀具40频次,累计更换刀具391把,以平均3.9环更换一次刀具、每次换刀近10把的频率,最终成功穿越破碎带地层。

正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新生圩长江大桥的钢箱梁桥面,在汲取了建造江心洲长江大桥建造工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加热—保温—降温”的过程,将钢桥面板焊缝中残余应力更多地释放出来,这样钢桥面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裂缝,桥梁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打个比方,原来可以使用50年的桥,如果运用新型面板,寿命可以延长30多年。”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仅这项钢桥面板抗疲劳技术,已被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评为“江苏公路工程四新技术”。

双主城融合发展,促进人才聚集、产业升级——

“融”入幸福生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定淮门长江隧道和江心洲长江大桥通行总流量达到411.16万辆,创历史新高。过江通道已然成为两岸居民便捷往来的高频选项。

今年70岁的刘爱玉是老江北人,退休前在老浦口区的南京浦镇车辆厂工作,现在居住在江北新区京新社区。“我住的小区以前都是农田,厂里出来看到的也都是又矮又破的平房。过江我们都叫进城,转3辆公交车才能到新街口,很不方便。买大件、看病都要往城里跑,这里没有像样的商场、医院。现在过江通道一条条建成变化太大了。进城坐地铁、开车都方便得很!”

扎根西部建设40年的雷先生退休后决定回南京定居,他将老家旧居置换新居,选择了浦口区雨山路的招商雍宁府。“我们以前老南京人别说过江了,过了秦淮河到河西都没人去。现在不一样了,南京可不是当年我离开的时候只有一个长江大桥了,现在过江太方便,你看,我现在住的小区出门就是10号线雨山路站,开车五桥(江心洲长江大桥)、隧道(应天大街长江隧道)随便选。旁边就是老山和湿地公园,比住在城里舒服!”

除了在促进双主城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跨越天堑的桥隧,还连接着江南江北的经济、文化和民生。过江通道不仅仅是交通支撑,更是拥江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是连接双主城的“黄金通道”,极大地便利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6年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吴海锁带领创业团队落户浦口的研创园,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江心洲长江大桥潜在的区位优势和带动作用。“如今,江心洲长江大桥从一纸规划走入南京人的日常。从河西经江心洲长江大桥到研创园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不管是业务往来还是员工上下班都很方便。这为我们吸引人才增加了砝码。现在我们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高层次人才数十人。我们深切感受到,便捷的交通就是发展的底气。”吴海锁说。

记者从南京交通部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南京过江通道建设持续发力。目前,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桥梁隧道外,全市8条道路过江通道中,位于城市外围、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功能的三条高速公路过江通道收费,5条城市道路过江通道全部免费。因南京区域公路网密集,且多条国家高速公路走廊汇聚,长江南京区段过江便捷,从上海、苏南往返皖北、河南、西北等方向的车辆大部分经南京过江。据统计,日均过江通道车流量已从2015年的约24万辆增长至目前的约58万辆,其中外地车占比超过30%,而免费通行的道路过江通道日均车流量约47万辆,占总数的81%。部分过江通道实行免费通行,对支持省域交通便捷出行及全省拥江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意义重大。

一座座过江通道就像一条条城市的“大动脉”,不仅打通关隘、重新书写南京的交通格局,也为南京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输送着生生不息的能量,推动着江南江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南京长江两岸人才、产业、金融等要素资源充分整合,助力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全力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来源:南京日报)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