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滨城时报】科技创新共融 产业焕新共进 民生福祉共享 协同发展之路上的“滨城”风景

所在地区: 天津-河北-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1日
建设快讯正文

滨城时报2024年5月11日(第01版)报道:

985935_zhouhaisheng_1715351230555

■ “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涵盖61个成果转化平台、86个创业孵化平台、66个产业创新平台、54个科技服务平台、70个产业空间载体,总计337个创新资源,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大大提高了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 滨海新区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三年引进北京资源落地项目160余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加快建设,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首座生态级“零碳工厂”正式投产,360科创园开园,中科曙光产业基地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 未来,滨海新区将探索搭建京津冀产业合作平台,重点推动天津经开区与中石化等共建南港绿色石化基地、天津港保税区与中海油等共建海工装备产业园、天津滨海高新区与航天科技集团等共建航天空间技术产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与中国电子集团等共建中电天津软件园

初夏时节,渤海之滨,京津冀的海上门户天津港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随着“中远海运阿根廷”轮满载着京津冀地区的工程机械、电器等集装箱货物出海远航,驶向南美洲里约热内卢、桑托斯、伊塔普亚、纳维根特斯等港口,京津冀地区首条直航南美洲东海岸航线正式开通。这也是今年天津港新增的首条南美洲金砖国家海运集装箱航线,将为京津冀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这仅是滨海新区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功能区、天津“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核心区,滨海新区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理念之新谋发展之进,以担当之勇促协同之效,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书写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协同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久前,“算力驱动新质生产力 天河赋能京津冀协同”天河超级算力生态大会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行。其中,有一则消息备受关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将以“天河一号”与“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为基石,构建京津冀天河算力网络平台。

“这个平台将全面打造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相融合的一体化算力设施,实现百亿亿次超算能力、百亿亿次智算能力以及百亿亿级大规模数据管理能力,以‘三个百亿亿级’引领算力赋能发展,进一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信息、网络、数据一体化支撑服务。”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靠创新驱动。今年以来,三地间科技创新协同融合持续加强。不久前,京津冀首份区域创新地图——“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正式亮相,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创业服务以及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如今皆可在一张地图上找到答案。

“该地图涵盖61个成果转化平台、86个创业孵化平台、66个产业创新平台、54个科技服务平台、70个产业空间载体,总计337个创新资源,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大大提高了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天津滨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据了解,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正持续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和14个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应用创新”多层级创新体系,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协同开展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科技创新,助力京津冀打造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同时也正持续加快畅通科技与产业“握手”通道,让区域协同力量高效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

产业协同

让企业更有“同城感”

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栋栋红砖小楼鳞次栉比,这里将北京、天津两地的优势联合互补,重点承接北京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成果,产业协同创新的澎湃活力扑面而来。

“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5年来,企业的年订单额从100万元增长到了5000万元。我们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与北京中关村一致的政策环境。”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龙表示。从对接北京科研资源到协调天津办公场地,园区与京津主管部门凝聚合力,令他的“同城感”愈发强烈。

近年来,在京津两市支持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建立“共建共管共运营”的合作模式,采用“机制协同、政策协同、产业协同、服务协同”的协同发展模式,探索跨区域园区建设和运营,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科技园相关经验在北京中关村对外合作项目中复制推广,连续两年在北京中关村对外合作园区的示范效应、创新效应评估中位列首位。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是滨海新区积极承接北京资源落地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市重要的产业承载地,滨海新区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三年引进北京资源落地项目160余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加快建设,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首座生态级“零碳工厂”正式投产,360科创园开园,中科曙光产业基地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据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刚介绍,未来,滨海新区将探索搭建京津冀产业合作平台,重点推动天津经开区与中石化等共建南港绿色石化基地、天津港保税区与中海油等共建海工装备产业园、天津滨海高新区与航天科技集团等共建航天空间技术产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与中国电子集团等共建中电天津软件园;谋划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升级版,全力打造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构建“技术研发在京、创新应用在津、产业转化在滨”的协同模式;深度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依托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等展会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共建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推动高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完善跨区域协调培育机制,协同打造京津冀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安全应急装备、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

民生协同

带来更多惠民福祉

“我已经连续两年来滨海新区东疆参加‘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每次都有不一样的震撼和感动。这次演出阵容很强大,能够和如此多志同道合的乐迷一起分享这份快乐,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来自北京的乐迷李先生说。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2024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京津冀站”在滨海新区东疆亲海音乐广场举办,共计吸引近10万人次观演。相关数据显示,音乐与艺术节首日观演乐迷中,天津本地观众占比约32%、北京观众占比约29%、河北观众占比约12%。

今年“五一”假期,京津冀文旅部门围绕“当日往返游”“多日深度游”等,联合推出18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满足了三地市民假日多样化的出游需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三地不断打破“城市壁垒”,医疗、教育、旅游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合作在滨海新区全面铺开,民生协同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红利”。

“以前在北京的医院看病,还得让孩子提前办理备案手续。现在方便多了,所有程序和新区一样,省了好多事儿。”68岁的杨大爷是滨海新区的一名退休职工,退休后在北京的女儿家住,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他看病就医带来了很多便利。

据了解,2023年,滨海新区在天津率先试点启动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免备案”,不仅方便了杨大爷这样的退休职工,也为很多在京津冀工作或生活的人带来了福音。借助这项政策,他们不再需要为了就医而频繁往返于不同的地区,也不必再为繁琐的备案手续而苦恼。

京滨城际铁路(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等加快建设,海滨大道开放段大修工程全面完工,兴港高速项目稳步推进,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滨海新区教体局与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实现名教师、名课程、名学科等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惠民生、暖民心,一项项民生福祉让三地百姓幸福感更高、获得感更强。

协同发展东风劲,奋楫逐浪天地宽。展望未来,滨海新区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中体现“滨城”担当、展现“滨城”作为。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