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人员  项目  信用
专注建筑行业二十年

安徽日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合肥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进万家活动

所在地区: 安徽-合肥-高新区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4日
建设快讯正文

以“全民践行新时尚,垃圾分类进万家”为主题,由合肥市城市管理局主办,合肥高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承办的合肥市第二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高新区蜀南庭苑志愿服务中心广场举行。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合肥市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合肥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进万家”等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低碳生活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合肥千家万户。

缤纷活动开启多彩宣传周

启动仪式上,由省杂技团青年演员非遗传承人为大家带来的川剧《变脸》,让现场群众耳目一新——在那变幻的瞬间,让大家看到了四分类的元素,精彩的表演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垃圾分类理念一起走进群众眼里心里。此外,由社区居民带来的快板《和谐社会美家园》,以时装+快板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等融入其中,令人念念不忘。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践行垃圾分类,让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来自合肥高新区社区志愿者代表王冉登台发出倡议:自觉养成分类习惯,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积极宣传分类理念,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主动提醒影响他人,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

现场还设置了好玩又涨知识的互动区域。在趣味游戏区,设计了一系列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包括垃圾分类投卡、垃圾分类大转盘等,社区居民热情参与,在互动中提高了垃圾分类意识。“感觉大家都玩得很开心,通过垃圾分类这个小游戏,加深了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参与活动的居民李凤英开心地说。

在环保手工区,参与活动的家庭把一些废弃物品制作成小手工,并通过一些旧物来换绿植,让居民废物再利用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活动现场还有少儿垃圾分类绘画展览、垃圾分类拍照打卡点等,居民在参观和打卡的过程中,学习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记者从合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获悉,宣传周活动期间,合肥市将全面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包括垃圾分类进万家、分类微课堂、分类进课堂、集中开放科普场馆、分类达人说以及志愿百日行等系列活动,围绕促进培养居民习惯养成、稳步提高分类准确率这一目标,培养市民分类意识,共同践行低碳生活新时尚。

全市4000余座投放点全部投入使用

记者从合肥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在健全法规制度,夯实法治基础的同时,合肥市强化设施建设,完善分类体系。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中,位列大城市第12名、第一档,创成145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垃圾分类投放点4000余座,全部投入使用;对全市14座垃圾转运站进行厨余垃圾专用泊位改造,配备各类垃圾收集车648辆,其中厨余垃圾运输车178辆;建成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达到9500吨/日,3个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日均收运生活垃圾近7000吨,建设标准和运行水平处在全国前列,完全满足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市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共同发力。该市摸排全市居民小区、农贸市场、酒店、学校、大食堂等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收集点,建立台账,确保分类收运、分类处理。该市已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居委协调、物业参与、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合肥市坚持综合施策,提升分类质效。坚持把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走深走实。压实社区和物业公司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清零”行动,对厨余垃圾分出量偏低的小区进行挂图作战、限时销号,杜绝假分类。

据介绍,2024年,合肥市将围绕促进居民习惯养成和稳步提高分类准确率,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培养市民垃圾分类好习惯,践行低碳生活新时尚。其中,将充分发挥14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带动引领作用,探索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一对一帮扶薄弱小区,建立激励机制,掀起新一轮垃圾分类热潮。

该市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建立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发挥数据归集、信息调度、自动监管、科学决策功能,实现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全时段、全链条、全覆盖“一网统管”。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住建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住建网》三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